厚积薄发,笃行致远——国际学院CFA233班实习实践培养之路
在国际学院,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自入学伊始便被要求实践与学习需要“知行合一”,将职业规划与学业发展紧密融合,以超前的意识、充分的准备和持续的积累,在实习实践与国际化交流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而闪光的足迹。他们,就是CFA233班。
9月17日,该班举办实习经验分享会,同学们踊跃登台,交流大二暑假在证券、基金、投行等领域的实习心得,将两年来的积累与成长娓娓道来。作为获评国际学院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的班级,在两年的大学时光里,该班同学在学院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在班主任孙宁老师的悉心引导与默默支持下,集体呈现出“启动早、平台高、视野广、收获丰”的鲜明特点,其综合表现已成为学院实践育人工作的一张亮眼名片。
CFA233班举办实习分享会分享大二暑假实习经验
一、早规划、早行动:大一夯实行业认知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深刻的行业认知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不同于许多同学在大一阶段尚处于迷茫与探索期,CFA233班在老师“早接触、早了解、早规划”的班级实践规划影响下,从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假期开始,便掀起了走进金融行业、进行基础实习的热潮。
据统计,在大一期间的寒暑假,班级有超过60%的同学主动进入国内外各类银行机构进行实习,总人次累计达34人次。实习岗位覆盖了银行大堂经理助理、客户经理助理、信贷部基础岗位、运营支持等多个前端及中后台职能。同学们从最基础的金融业务操作学起,从接待客户、协助办理业务,到参与市场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真正触摸到了金融体系的脉搏。这段经历虽基础,却极为宝贵。它让同学们褪去了对金融行业“高大上”却模糊的想象,代之以对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以及严谨合规文化的切身感受和理性认知,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初体验”,为后续更深层次的专业实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拓视野、增格局:国际化交流点亮思维
在夯实国内行业基础的同时,班级同学的目光并未局限于一时一地。孙宁老师常通过班会和私下交流,实现“30分钟一对一谈话”全覆盖,鼓励大家“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要具备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全球化的视野格局。在这一氛围的熏陶下,同学们积极利用学校及学院提供的宝贵平台,走向世界舞台。
大一暑假,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海外知名学府交流项目,奔赴新加坡、英国等世界学术高地。其中,9位同学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行短期学术交流的同学人次达到。在这些世界顶尖学府里,同学们不仅沉浸于前沿的学术讲座和workshop,感受迥异的教学模式与学术氛围,更在与来自全球各地优秀学子的思维碰撞中,拓宽了国际视野,提升了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极大激发了自身的学术兴趣与潜能。这段经历,如同为一幅精心绘制的职业蓝图添上了更为开阔的国际背景色。
CFA233班同学随国际学院团队于LSE研习
三、深耕耘、提质效:大二攀登专业实习新高地
有了大一坚实的实践基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作为支撑,进入大二后,同学们的实习追求自然而然地向着更专业、更核心的领域迈进。目标更为明确,准备也更为充分。大家不再满足于基础性岗位,而是踊跃挑战证券、基金、投行、资管等金融行业的核心领域。
大二暑假,班级实习呈现出“百花齐放、全面进阶”的盛况。同学们纷纷进入国内外知名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科技企业等机构实习,实习质量显著提升。实习岗位涵盖了行业研究、投资分析助理、投行项目组助理、量化交易支持、风险管理等更具技术含量和专业深度的领域,暑假完成专业深度相关实习的同学便有24位,更有同学在孙宁老师的鼓励和推荐下获得中信证券、方正证券等顶尖金融公司研究部行研部,华能电力等世界500前企业投行投行部实习机会。
在实习中,同学们将课堂所学的金融模型、财务分析、宏观经济等理论知识应用于真实的市场环境和项目实践中。例如,参与行业研究的同学,需要独立完成公司深度报告的数据搜集、建模与部分撰写;在投行项目组的同学,则亲身经历了项目尽职调查、材料整理申报的紧张过程。这种“真刀真枪”的历练,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四、聚资源、传帮带:前辈引领明晰方向
班级同学在实习实践道路上能够行稳致远,除了自身的努力,还得益于一个宝贵的传统——来自“师叔师伯”们的无私分享与倾囊相授。孙宁老师慷慨无私地利用自身资源的积极联络和组织下,许多毕业于光华管理学院在金融各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员,多次利用业余时间回到班级,举行小规模、高频次的经验分享会与实务讲座,邀请他们参加CFA233定期举办的读书会。
他们不仅带来了行业最新的动态、最真实的职场体验和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结合自身成长路径,为同学们解答关于职业选择、能力储备、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困惑。这些“过来人”的宝贵经验,如同明灯,为同学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避免了诸多弯路,使得大家的实习准备更有针对性,职业规划也更加清晰和坚定。这份难得的“传帮带”情谊,是。CFA233班独有的宝贵财富,也体现了学院育人文化的深厚积淀与金融行业的代际传承。
北京大学周羿教授为CFA233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学术经历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为CFA233班同学讲解宏观研究
五、悟成长、展未来:实践积淀铸就成长阶梯
两年的持续积累与高质量实践,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简历上光鲜的经历,更是内在的深刻蜕变与成长。
罗同学在总结其在一家顶尖券商研究部的实习时感慨:“从大一在银行学习基础业务,到大二能够尝试独立完成研究报告,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积累的力量。每一次看似简单的实践,都是构建未来能力大厦的一块砖石。感谢班级形成的这种积极向上、互相激励的氛围,让我们能不断挑战自我。”
黄同学在分享其海外交流经历时谈到:“在lse的课堂上,与全球优秀同龄人的交流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潜力。这段经历激励我回国后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成功获得了心仪的实习机会。视野的开阔让我们敢于梦想,也更懂得如何脚踏实地。”
纵观CFA233班两年的成长轨迹,其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学院提供的优质平台与资源,离不开班主任孙宁老师的高瞻远瞩与润物无声的引导。孙老师从未直接要求同学们必须去实习,而是通过创造环境、启发思考、搭建桥梁、默默支持,巧妙地激发了每一位同学的内在驱动力,塑造了班级“重视实践、主动探索、互学互鉴”的优良学风。他就像一位智慧的领航员,在同学们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总能以恰当的方式提供指引,帮助大家把准方向,扬帆远航。
如今,CFA233班的同学们正带着两年来的丰厚积淀,以更加自信、沉稳和成熟的姿态,迈向新的阶段。他们的故事,是学院“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高素质金融人才”目标的一个生动缩影和成功实践。相信在未来,他们必将持续奋进,不断超越,以卓越的业绩回报学院的培养。
文案:张恺文、涂剑涛
排版:张恺文、黄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