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留学攻略 >

维也纳经济大学交换留学心得

发布时间:2017-09-21       访问量:

维也纳经济大学交换留学心得

04国会2 鄢嫣

回顾在维也纳的一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无论从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仅在此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心得。

生活篇

出门在外,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自主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面对一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下子却懵了。虽然参加了学校的组织的一些活动,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无所事事,一不小心就把时间熬在了网络或者电影中。交际的圈子也突然缩小,毕竟在维也纳你才是一个外国人,对网络的依赖就在不经意间增长,初到的一个月,就好像一个游客,游走在这座城市的边缘。不小心把自己局限在了同学的小圈子里,除了厨艺,没有任何进步。

一年的时间里,在宿舍里不断接触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发现中国人总是属于安静的群体,在厨房你总能发现一群留学生在一起有说有笑,而你却往往只能沉默。美国学生却似乎总是能在最快时间和人打成一片,他们总是充满活力甚至精力过剩。看到任何人都热情的或者有些夸张的打招呼,这时候你就算不认识他们也会对他们的热情产生好感。其实走出围成的第一步不就是一个简单招呼吗?

室友是一个很好的拓展你交际圈子的起点,厨房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籍着这种简单的方式慢慢你会发现自己的人际面变宽了也更有自信。多和外国朋友的聊聊,你总能在不经意间有所收获。无论是因为胆小还是中国人固有的习惯,都请不要选择沉默,局限在固有的圈子里是无法进步的。

生活费用的昂贵让我们都成了职业会计,生活预算,设立公共基金,有时超市购物迅速记住物品价格,再分家进行加以比较。做账单一时成了我的一种消遣。有效利用金钱只是合理安排时间自理生活的一小方面。从生活着手,我们之后也利用休假计划了不少旅行,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我慢慢学会了有效计划自己的生活,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冷静对待,设想解决的办法,“我能行,我可以”的自信随之产生。

学习篇

1.       选课

生活方面主要提到了自理,自立和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心得。学习方面首先从选课谈起,不同于国内的学习,维也纳经济大学总会将详细的课程安排和课程科目挂在网上,有时候同一名称的课会由不同教授讲课,内容也不尽相同。了解课程安排,课程重心还有课程要求是很重要的预备功课。这样才能选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课程,取得理想的成绩。

我就吃了只看课程名称而没有仔细研究课程要求的亏。没有规定的基础,课堂上我只能沉默而课程却实行发言计分制。同时对于我课程不仅生涩难懂,而且后面发现对专业完全没有帮助。最后想退课都不行,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在维也纳大部分课程如果实在学不下来,通过提前与教授沟通是可以选择退掉不学的,最后也不会记录在成绩里。有时候选课选不到也可以采用直接和教授沟通选到理想课程。不过我非常不推荐中途退课。选课的之前看清楚要求,一般解说都非常详细,选择自己需要的想学的,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如果抱着如果不行我到时候再退的想法去学习,我相信这种方法是十分被动而有害的,可能促成自暴自弃的坏习惯。对于交换生来说没有所谓的固定淘汰挂科率,学习比本校学生是相对轻松很多的。没有人逼你学习的时候更要靠自己主动去学。这里推荐几门我收获颇多的课程:

MA(Management Accounting):教授来自美国伊利诺大学,虽然已经退休,但是班里还有很多美国学生来听他的课。MA属于我在国外的重修国内课程。主要是想比较一下差异。该课程理论知识属于引导性质,学习以学生为主,学生被要求分组分析案例。结合案例通过演讲形式向其他同学展示会计理论知识及管理会计在该案例中的应用。要求对案例深入的了解和对知识的熟练掌握,演讲的最后要负责解释学生和教授的提问。

IFInternational Finance:集中授课,在三天内学完所有的理论知识并考试。阅读材料非常多,从国际市场定位入手结合大量关于国际贸易单边多变套利,汇率变化等计算,压力很大。刚开始可能会不适应。老师有时会直接要求学生阅读当天的Wall Street Journal,并提问。很锻炼阅读速度和反应能力,初步掌握了根据图表和数据分析问题。也让我认识到金融知识不仅仅是书本或者大公司的案例,它存在与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老师来自美国不过这门课老师每年似乎都不一样。

MOC(Microeconomics of Competition):在这里收获最大的课程,属于哈佛商学院与WU合作授课。接触了到全新的上课模式case discussion。每堂课均围绕一个案例展开讨论,分析竞争优势。老师不讲授任何理论知识,仅引导大家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课程有2个教授轮流授课,加1个秘书随时记录表现。

所有case均来自哈佛商学院,具有典型和代表性,如Intel Corporation 1968- 1997The California Wine ClusterBuilding a Cluster: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sta Rica等。课前需要自学相关理论知识(教材:《ON COMPETITION》,MICHAEL E.PORTER,做case analysis,非常锻炼英语阅读和自学能力。

课堂发言采用严格的计分制度,对课程的贡献度(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见解)直接反应在成绩上。开始的时候紧张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后来为了成绩只好拼了。说多了也发现自己对课程的主动性增强了,会积极的思考问题,也会质疑同学的见解是否正确。

对材料的分析不能超出case所提供信息,锻炼利用有限资源快速敏锐而合理的解决问题。最后要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未知cluster的分析工作,充分挖掘其优劣势,分析其竞争力并最终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选择了The Italian Designer Cluster in Lombardy从获得初步资料到最后完成,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组员利用各自优势彼此分工也相互合作。做了大量的research,为了提出合理的策略,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不同角度筛选需要的信息确定研究范围,编写报告。

2.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并没有所谓的好与坏,谨在此比较一些中外学习的不同,希望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前面提到的一个很不同的地方就是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习惯于老师讲我来学的我们,被培养出了一种被动的思维惯性,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往往要优于外国学生,但是却少了自主思考的动力。拘泥于所谓的正确答案而羞于开口回答或者发言,其实有时错误的答案(这里的错误答案不是没有逻辑性的胡乱回答)往往更能得到老师的赞许,你的答案往往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老师也好以此举例教导大家避免类似的错误,或者获取一个新的思路。

虽然我的积极发言有点被成绩逼迫的意味,但是也正是如此让我意识到,仅仅熟悉课本的知识是不够的,也开始自觉的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同时在学会聆听别人的思路。阅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往往比直接背现成的理论印象更为深刻。

看过前面推荐的课程,会发现需要做大量的小组合作和演讲展示。小组合作不仅仅是大家分担工作内容那么简单把一个问题分4个方面来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对工作内容的充分了解,集体讨论思路再进行安排才是工作的重点。在和组员的讨论中你会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同一个case就算是回答相同的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展示。而且外国学生似乎都不怎么喜欢开会,我们的讨论总是速战速决,却非常有效率,大家都属于有备而来,迅速交换彼此的思路,组织成合理的框架再加以分工,让我见识到了合作的效率和效力。当然并不是分完工就好了,中期的交流和互相审阅对方的稿件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可以让之后的演讲更为严谨而统一。我的组曾经在MOC第一次作业中忽略了这一环节,结果被教授狠狠的训了一顿,把我们重复和互相矛盾的地方全部圈了出来,尴尬非常。可见一次成功的小组合作确实大有学问。

合理利用教授资源也非常重要,许多教授还是很乐意帮助学生的。关于今后留学深造或者课程方面的问题不妨多去和他们交流交流有时候会得到不小收获。

最后这点虽然也许和学习无关但却非常值得一提,就是不要吝啬夸奖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夸奖。在演讲结束下课后我不止一次发现其他的组会去夸奖鼓励演讲的组,在之后的生活交流中我也总会在不经意间听到不同方式的夸奖或鼓励。一句你做的很好,即使简单却是对工作者劳动成果的肯定。即使你做的并不完美但当感到别人的认可时,却成了下次再加把劲的动力。别人夸你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就算只是一种礼貌的表现,自信也会在这样的交流中一步步建立起来。

回顾这一年,我成长了许多,认识不少世界各地的朋友,对自己的能力也更为自信。过于新事物总认为自己也许不行的想法也开始被我能行我可以办到的自信所取代,尝试和付出即使失败也未尝不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维也纳经济大学的交换学习所给我的经历,我相信会使我受益一生,无悔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