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星火耀之队赴温汤镇开展暑期实践:走访乡里,深入了解乡村建设进程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防溺水教育的普及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亲身体验宜春作为名镇古镇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感受新农村新气象的秀美风景风俗,7月15日,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星火耀之队共十二名成员在雷雨洲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温泉社区活动中心开展防溺水教育活动,并在村委会主任的带领下参观文化长廊,采访明月山温汤“妈妈调解队”,并对周边居民进行了简要访谈。
一、防溺水安全宣讲
上午九点,江财国际星火耀之队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了主题为“暑期防溺水安全工作”的安全宣讲活动。本次宣讲面向社区内的儿童群体,吸引了二十余名小学生积极参与。孩子们在家长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早早到达现场,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为增强宣讲的互动性与趣味性,队员们以提问引导的方式进行讲解,围绕“防溺水六不准”“如何预防溺水”“溺水自救方法”等内容展开问答。面对“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能不能私自下水游泳?”“看到有人溺水了,应该第一时间怎么做?”等问题,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抢答,现场不时响起掌声与笑声。通过这样的方式,原本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关键要点。
除了知识宣讲,队员们还为到场的小朋友精心准备了零食礼包与新运动鞋,作为本次活动的小礼物。这份心意不仅传递了关爱,更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发放礼物时,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通过本次宣讲,实践队切实将防溺水教育落到实处,以温暖与责任筑起安全防线,也为社区儿童的健康成长注入了一份青春的守护力量。
二、新农村建设
下午两点半,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了温泉社区,村委会主任刘芬首先带领我们来到位于社区不远处的文化长廊。“文化长廊”既是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乡村风采的廊桥,也是供村内的居民和游客休闲避暑的宝地——它坐落在贯穿温汤村的一条小河上,环境优美宜人;桥顶上整齐排布着醒目的标语,或是教导人们知礼义、懂廉耻,或是警戒群众注意安全;两边的木质长凳上几乎坐满了来到此处乘凉避暑的居民和游客,实践队队员们在此处对村子里移风易俗建设情况展开调研。
在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移风易俗建设已经小有成效,具体表现在看待酒席礼金的问题上,更多的人支持减少礼金、取消收礼金这一行为,居民们表示,礼金数额太大不仅会给他们造成经济负担,也会在村内形成攀比等不良风气,不利于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和谐氛围建设。磨杵成针非一日之功,在村政府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已经有所成效,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思想的渗透,乡村中存留的不良风气风俗能被彻底根除。
三、明月山温汤“妈妈调解队”
告别文化长廊,队员们到访温汤村内一个特别的民间公益组织——明月山温汤“妈妈调解队”。接待大家的是妈妈调解队的骨干成员、新温汤人党支部书记刘利萍。温茶上桌,队员们面对四位妈妈调解队和其他文化社团的骨干成员展开了采访。
在她们的讲述中队员们了解到,大部分妈妈调解队的内部成员都并非温汤本地人,而是在机缘巧合下来到温汤村疗养休憩的外地人,她们长居于此,作为觉悟很高的党员或社会人士,自发组织成立了这个“妈妈调解队”,平常主要负责调解邻里、居民之间的小摩擦小纠纷。
妈妈调解队全部由女性组成,她们来自五湖四海,从事过不同的行业,如今又聚在这里为温汤村的社会建设贡献着女性力量。通过这次访谈,队员们不仅了解到温汤村更深入的历史,拓展了视野,也感受到了社会治理的温度与广度。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明月山温汤妈妈调解队这样富有温情的组织出现,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维系社会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四、特色商户访谈
离开了“妈妈调解队”的办公地,队员们来到古道村落饭店。作为温汤村内小有名气的“网红餐厅”,这里每日的顾客络绎不绝,许多当地人也会选择在此处承办宴席。走入饭店,店主宁凤热情招待同学们,并引领队员们进入餐厅深处,队员们围坐在饭桌前,与店主进行面对面采访。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店主已有多年开饭店的经验,她一直秉持着“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原则,才能将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对于队员们提问的办席浪费问题,宁凤则表示,饭店的规模不大无法承办特别盛大的宴席,而一般的宴席客人们最后会选择打包带走,浪费问题存在较少。随后同学们积极发问,店主耐心地一一解答。
通过这次采访,队员们对于温汤村内的商业运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切身感悟到了“信”在于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更充分了解移风易俗建设工作情况的同时,也明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
五、结语
通过防溺水宣讲、调研新农村建设情况、到访“妈妈调解队”和采访特色商户这贯穿全体的四次实践活动,全体队员们亲身体会到教育普及与贡献社会的重要性,对如何普及基础安全知识,如何为社会做贡献有了更加具体且深刻的理解。
(文|国际学院 李佳薇 高逸含;图|国际学院 陈美君 周新妍;编辑|黄娟;审核|雷雨洲 王明华 涂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