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工作 >

鸿儒硕学,无乏于时:访05级校友张鸿儒

发布时间:2016-07-22       访问量:

张鸿儒,2005年国际学院国际金融专业本科提前毕业,现任教于哈萨克斯坦Nazarbayev University经济学院。

20110720_003_副本.jpg

“鸿儒硕学,无乏于时”这句出自《晋书•儒林传序》中的句子用于形容张鸿儒或许是再合适不过了,作为国际学院第一个出国留学并取得海外名校博士学位的学生,无论是大二赴英留学、大三提前毕业,还是师从于曾任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六大经济顾问之一的Patrick Minford 教授,再到哈萨克斯坦国Nazarbayev University经济学院任教,多年来他一直在为学之路上不断探索钻研,愈发成为真正的通儒达士。

 

目标乃求道之源

美国著名教育家博恩·崔西曾说:“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好的目标是指引我们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张鸿儒正是一个善于制定目标,并且朝着自己目标努力奋斗的人。

照片 06_副本.jpg

回顾张鸿儒的大学生活不难发现,同样是在大学期间出国留学的学生,有别于他人在大学读完两年后再出国的2+2模式,张鸿儒在大一结束后就获得前往英国留学的机会。回忆起这次难得的机会,张鸿儒归功于明确目标的支撑与学院老师的培养支持,他说:“我的目标比较明确,就是尽最大努力争取尽快出国留学。所以我有的放矢,集中精力攻读好英语和数学这两门课,最终获得了机会。”要说经验,张鸿儒告诫学弟学妹们做任何事之前不要盲目行动,要想好事情的优先顺序和当务之急,找到重点之后再行攻取,因为对普通人而言,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定目标、找重点尤为重要。

DSC00723_副本.jpg

“好的目标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进行调整,永远一成不变的目标只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张鸿儒就是一个懂得制定目标、调整目标最终实现目标的人,“我出国时的目标是学好英文,本科毕业后就想读完研究生回国工作,读研究生时又想在英国拿到精算师,读博士时才爱上了宏观经济x究,现在当了大学老师。”几次目标的调整,奠定了张鸿儒毕业后的人生际遇。目标在变,但追逐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信心乃成事之本

或许在外人眼里,张鸿儒的求学工作之路像是一条平坦宽阔的康庄大道,少有人会记得,2003年的张鸿儒也只是个初到英国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适应的稚嫩学生。生活、理财、处理公共关系,一切都要自己解决。“吃不合口味且贵,只能学着自己做;住要自己去租房,离学校近的房租贵,想便宜就远;行靠两条腿,没有公交,没有自行车,每天家到学校往返2小时很正常。吃住行要想省钱就得学会理财,否则财力承受不了”,谈起那一段艰难岁月,张鸿儒回忆说,“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还要去打工,我有一段时间疤齑2份工,花去5小时。”这段艰苦的经历磨练了张鸿儒独立生活的能力,更给了他克服困难的毅力与信心,让他在今后的每一段坎坷面前都能迎难而上而后迎刃而解。

照片 014_副本.jpg

在刚读博士时,繁重的课程曾让他一度失去信心,苦恼中的他将心中郁结告诉给父亲,父亲以房间比作经济学领域举例,形容当时的张鸿儒是“徘徊在房间外的人”,鼓励他勇于踏入“房间”,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房间里的摆设”提出自己的“改变方案”。这次启发式的交流,让张鸿儒体会到“想进入经济学殿堂但却徘徊在殿堂外的求知者,如果不走进去便永远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更让他重拾信心,最终于2011年3月顺利拿到英国卡迪夫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跋涉,一直在继续

如今,远在哈萨克斯坦国任教的张鸿儒对于自己的未来,仍然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并一步一步朝向更适合自己的目标迈进。身在异国的他,对于即将远赴重洋继续深造的学弟学妹们,有着这样的希冀:“选好人生,活出精彩!希望每位同学都能通过留学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因为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人生阅历对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也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文/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