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 时间:2012-07-14信息来源:国际学院字体:[ ]点击:
  • 题记——6月26日《新快报》:一个广州人给儿子从小到大做了笔“预算”,如果按照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名牌初中、名牌高中、名牌大学以及出国深造的成长路线,养育孩子需要100万元。其中教育支出超过80万元。然而,巨额的投入并未换取良好的产出。据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

    从《新快报》这篇报导看,当代人把大学当作是一件工具,是可以计算投入产出的机器,也是可以找个好工作的敲门砖。多数人认为这块敲门砖只能在场面上派用场,在平日的生活里,却只是食之无味的鸡肋。但是我却更愿意套用高尔基的名言来这么评价大学——大学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在少年的眼里,大学是不顾一切也要夺门而入的坎;在青年的眼里,大学是梦想起航的港湾;在旁人的眼里,大学是人们向往的通往成功的一道基石;而在我这个平凡的过来人的眼里,大学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我的大学平凡且平庸,没有奖学金,没有论文发表,没有获奖的研究课题,甚至也没有考上研究生——尽管研究生是我自认为不会偏颇的人生轨迹。用武侠小说上的话来讲,大学是我的内伤,因为我没有能实现对自己的诺言。虽然挫败,但我仍然感激能有幸进入大学,因为那是无法复制的人生经历,也是旁人无法体会的人生高度。

    要说真的在大学学到些什么,乍然间,绝大多数毕业生还真的回忆不起那些细枝末梢来。很多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总是抱怨大学无用,我也不例外。微观、宏观、微积分、线性代数这些深奥的理论对于一些基础性工作来说,确实只能束之高阁。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基础的执行性的,并非是需要去开天辟地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经验的累积,那些定律、常识,偶尔地,也能在交谈间,或在工作中派上用场。若是自己好学,想钻研一门学问,没了大学的基础,可能要花上比别人多几倍的精力才能入门。即便我现在做的是一些行政工作,看似与国际金融毫不相干,但是要想把一些报表做得出彩,总也少不了用一些统计学的知识。其实想想,这个时代的信息量太大了,那么多学过的知识,能用上一些,也算是实用的。

    大学学习的是方法。时代的脚步,是加速度前进的。学习的内容永远跟不上推陈出新的步伐。但是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方法论是可以掌握的。我也相信,万事万物,都逃不开规律二字。现在回头来看,大学应该是探寻方法论的过程。掌握了基础规律,新吸收的知识便能在这上面举一反三,运用自如了。

    大学是探寻自我的过程。如果给我一个选择题:大学是知识的客堂还是人生的课堂?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工作几年之后再回眸过去,大学着实是让人成长。一个县城懵懂的小女孩,因为进了大学,认识了另外一个广阔的世界,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体会了五彩缤纷的生活。也因为这份不同的体验,成就了此时此刻的我——一名收入属于小资产阶级的白领。虽然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但是不得不承认,是大学为我打开了这个局面。

    据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这个数字让我很惊愕。中国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或许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但是没有人能否认大学的四年能给起步的人生留下印记。这印记可以被认为是不美好的,但是绝对应该是正面的。也许拥有的工作与期望的存在落差,并不代表这就是糟糕的,我想应该比同龄的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好很多。即便是不那么不尽如人意,调整步伐,凭借大学的给予的平台也完全可以有进步的空间。多年前有一则关于北大学子陈生卖猪肉的轶闻,之前他在许多行业捣腾过,最后捣腾成了猪肉界的亿万富翁。致富的过程当然是他真刀真枪干出来的,但是细想,若是没有北大积淀的知识和平台,恐怕也这位才子的事业也会无异于其他屠夫吧?

    大学对于学徒的影响是如空气一般无声无息,无处不在的。人们感觉不到空气,但是离开了空气,就没有办法生存。同样的,事业辉煌的人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熏陶。没有历练,雏鹰无法展翅高飞;没有大学这个平台,再出众的才华,也找不到发展的方向。

    季玥廷
    2012-7-4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