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办学十年了,获邀著文,思潮涌动。
国际十年,我有幸一直陪伴,并与国际学际同仁一起为之工作并精心呵护,从其初创、发展、成型,像是自己的孩子,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能独立思维,有自我主见。这期间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太多的记忆与感动,数之不尽,往往于细节之处见真情,平淡之中识不平凡。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加入WTO,对外经贸往来的频繁,必定会有对国际化人才的大量需求。在当时国内国际化办学学院极少的背景下,我校抓住机遇,聚全校之才,举全校之力,于2002年开办了江西财大本科教学改革实验班,成立国际学院,进行国际化办学尝试。可以说,时国内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尚不成熟,缺乏相关办学经验可资借鉴,对实验班的成长,校党委与校行政研究决定以我校最优势财经专业为平台,开设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这三个专业,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我校国际化办学上水平上台阶。在办学思路上,区别于当时某些中转站式国际化办学学院,定位于“把国际化教育引进国内,让学生不出国门也留学”。我们保证高质量生源,一本招生,要求高考英语必须110分以上,同时,选派学校精英教师出国进修以提升教学水平,给实验班配备最优师资授课进行双语教学。创办初期,学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学院的同事们是顶着巨大压力的。我们没有前路可循,只有精诚合作,积极探索。
江财要办国际化实验班,这个信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满足了一大批渴求接受国际化教育的青年学生和具有开阔视野的家长之需要。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保证主要精力投入教育改革,摸索国际化办学经验,特别是地处欠发达地区国际化办学经验,国际学院创办时首届新生每个专业只开设一个班。2002年9月,我们迎来了国际学院首届149名新同学。次年,江财在办国际化实验班的消息已广为流传,这也受到了考生及家长的热烈欢迎,报考江财国际的学生越来越多,在旺盛的需求之下,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每个专业适度增加一个班。任何改革都必须面对压力,国际学院师生的压力是巨大的,学生既要学好英语,又要学好专业,可想而知。曾经有02级的同学对我说,“老师,在与其他学院的同学交流时,我说自己是国际学院,人家还认为我们是非一本学院,以为就是懂点外语……”。然而,国际学院的同学们是争气的。他们利用学校、学院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潜心学习,积极沉淀,把握机会,相机而动。如首届刘超昀同学获得由比尔.盖茨亲笔签名的微软资格证书,这在当时的江西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詹亦宁同学在满分为670分的托福考试中取得663分高分,获得美国波士顿商学院硕士最高奖学金;张鸿儒同学在大四期间即开始攻读英国卡迪夫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经济顾问Patrick Minford博士。此后,国际学子累累创造奇迹,如第三届的王一平同学获“世华杯”首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模拟交易大赛股票组个人金奖、优秀投资者、最佳投资策略奖、股票级团体金奖、连续六周被评为交易大赛每周之星,周丽莹同学获香港AIA求职王语文国际大赛杰出表现金奖等。国际学子人数不多,却在国内外比赛中摘金夺银。我很高兴地看到,国际学院的学生在专业学习、英语演讲、社团建设、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校内外评先评优等等活动中表现踊跃,全面开花。2006年,国际学院首届149名毕业生以其较高的素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其中70余人就业于美国通用电器、普华永道、德勤、英国渣打银行、国际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外企或国内政府、金融机构;40余人攻读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学位。实现了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双丰收。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国际学院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国际化的师资、国际化的教学、国际化的合作交流、国际化的育人环境,江财国际“不出国门也留学”的教育理念不断得以实现,江财品牌初步形成。随着学生规模的增加,我们在实践中加大了海外师资的聘请力度和校内教师的海外培训力度,坚持两条腿走路。同时充分挖掘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利用外教集中授课这一教学形式,满足我院学生的教学需要。办学成绩不断刷新,如国际学院学生大学一二年级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英语通过率分别达到98%和95%,在全省大英赛中获特等奖人数占30%,每年学习标兵占全校40%,出国留学人数逐年成倍攀升,并开始进入英国剑桥,帝国理工等世界顶尖高校攻读学位。所有这一切,都让我倍感欣慰。
回首往事,江财国际,令我激动不已,亦让我时刻牵挂。感谢国际,感谢所有与我一起奋斗的同学们、老师们,是你们,赋予了我生命更多的精彩,让我的生活如此充实美丽。行文结束之际,我又想起了曾经给国际学院同学们的寄语,作为一名国际学生,希望我们常怀进取之心、感恩之心和宽容之心。具备进取之心,才会树立大学学习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识,才会明确学习方向,制定学习计划,检查学习效果,才会拓宽视野,增长技能。同学们要知道,选择国际学院就是选择吃苦和选择挑战。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高考以后的放松,相反进入国际学院意味着新的紧张生活的开始。因为国际学院引入的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首先要求学生要有熟练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其次用英文去理解和学习国际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具备感恩之心。我们应该学会感谢养育你的父母,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生命,伴随我们成长;感谢培养我们的所有母校,感谢她们给予我们知识,培养我们成才;感谢成就我们的社会,感谢她赋予我们机遇,激励我们成功。在国际学院,还要具备宽容之心。学会自尊、自爱、自强,学会尊重他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一个知书达礼、充满智慧、富有爱心、襟怀坦荡的堂堂正正的国际学人。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国际学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面对同学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和家长的无限期盼,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我常常心存愧疚。国际十年庆之际,我们在总结回顾的同时,更需要反思差距和不足,惟有如此,国际的步伐才能更稳健。我衷心期待国际学院的同仁们能适时攻坚,迎难而上,为国际学子创造更优良的学习环境,让国际学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蒋经法
2012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