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留学攻略 >

万琦琛: 从国际学院到DePaul

发布时间:2010-12-20       访问量:

一、出国?考研?工作?
    虽然国际学院的学费较其他学院高出不少,同学们家里的经济环境相应的也都不错,但咱们的学费跟留学美国的费用还是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DePaul的MSF(金融硕士)最少需要修48个学分(我没有申请免除统计和会计的基础课程,这样下来就要修56个学分),一个学分大概800美元出头,如果不考虑学费的逐年递增(今年DePaul的每个学分比去年贵50美元),完成MSF最少需要三万八千美元,芝加哥市区的生活费一年大概在一万二左右(以我个人为例,除开房租电话保险交通吃饭,基本没有其他花销,每月花销1000左右,在学校找工作不难,每月大概能挣钱700美元,但花销也会因为工作餐租房选址甚至买车等因素相应增加,除开工作收入的净花销每月大概600美元),如果不在校内工作的话,两年下来六万美元出头,折合人民币40多万;算上校内打工,差不多也得35万人民币。DePaul的学费在全美私立大学属于中等水平;不同公立大学对国际学生收取的学费差异很大,但普遍比私立大学便宜(好的商学院一般都是私立大学下属的,这个现象也与公立大学设立的目的有关,好奇的同学可以参考网上关于美国教育制度的文章)。不管是出国还是考研都要早做打算,由于两者在考核的标准和准备的内容上有所出入,没有互通性,建议同学们在做毕业规划之前先和家里商量商量,找出有可行性的选项。建议大家在做规划的时候不要先考虑奖学金的问题,对于这种主动权不在自己的外在因素,应该先做好坏的打算,从而保证申请的稳妥。
    我大四在国外交流学习,山高皇帝远,加上当时对毕业后自力更生的盲目执拗(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在做规划前就把可能花家里钱的选项给排除了,这种情况与有明确目标和规划而选择工作的情况有本质性差别),申请来年出国的选项自然而然就被排除在外了。但回国后我在家人的强势前还是低了头(没有意义的执拗总归不会长久),赶在我申请的几个学校截止日期前递出了申请。而在之后几个月的工作中,我才发现出国确实是更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如果没有家人的坚持(家人的坚持也不是一定正确的,但总是积极的,有时候需要掂量的可能不是谁是对的,而是谁更不靠谱,在我的例子里,我肯定是更不靠谱的那个)。
    如果有个别同学非要先工作找找感觉再决定是否出国的话,请准备好两年的时间用来浪费,也许有些人花的起这个钱,可谁也耗不起这个时间。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口气先把书给读好,或者出国,出国读研。对那些有条件继续深造但又另有打算的同学,我认为在他们当中只有三类情况是合理的:拿起什么书都犯困的,可能书本知识确实不是最契合自己学习模式的(建议此类同学在正视自己之后,拿出勇气,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对自己有清醒认识又能正视自己优缺点的(不催眠自己,不给自己找藉口的同学,能做到这些,这类同学一定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祝福你们);有独特的个人经历,在未毕业前已经看清了自己方向的(问问自己,毕业之后的第一步是什么,第一步的第一步又是什么,如果都有令自己深信不疑的答案,那就加油吧)。
    如果决定出国了,美国绝对不是唯一选择,但肯定不会是太坏的选择。我因为个人原因,在维也纳,伦敦和芝加哥都待过,三地给我的感觉,尤其是学习氛围,截然不同,但由于阶段不同,我不好断言孰优孰劣,而且也不会有绝对的优劣好坏之分,所以大家可以更多的去参考有留学经历的亲友们的建议和网上的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家。在出国与否的问题上,不要盲目;在去那个国家的问题上,也不要盲从所谓的权威论调,还没出国门就先给各国教育划出三六九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二、 申请及流程
    我是一年半以前做的申请,很多细节都忘了,所以我列出了粗线条的申请流程和一些我能想起的注意事项。信息肯定不是特别准确,仅供参考。
    在申请的过程中,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准备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来资源能够共享,二来有一定竞争,能让自己更积极的准备相关事宜。
    中介是大多数同学申请时的首选,这可能不是个太坏的选择,但是在选择中介的时候请大家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是不是想偷懒?是不是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对自己申请产生了莫名的焦虑和恐惧?是不是相信了中介关于有关系和渠道的说法?不可否认中介在申请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经验,但这种经验未必就是对自己申请最有帮助的,毕竟中介是盈利机构,只要能成功申请,第一的和第一百的大学对他们的利润不会有太大影响,同时中介在制作申请材料的时候对申请人的了解绝对不可能超过申请人本人,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自己做申请,尤其是在有自发组成的同学申请团队的情况下。
    很多所谓权威牛人喜欢列出考试成绩申请材料等在学校筛选材料时候的重要程度,我个人不推荐这么做,撇开这种做法的准确性,即使能将各部分比重列出来,对申请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反而会让我们轻视一些貌似不重要的细节。既然考试,做材料等环节在时间和内容上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每个百分之一做到自己的百分之百。请大家在相信这些牛人对学校录取标准的解释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接受本科教育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但是我们是否了解各高校的具体录取流程?国内一元化的录取过程我们尚且不清楚,对于多元化有更综合考量的外国高校,尤其是不同外国高校,我们凭什么能得出一个一直的录取准则呢?请大家以自身为唯一准则:把自己能做的做到自己的最好,把自己的特质尽可能的在申请材料中展现出来。

1、准备GMAT,TOFEL
    我们在决定申请之前,所有的学业上和课堂外的成绩已经基本定格了,所以开始准备申请的时候,能给自己额外加分的东西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GMAT和TOFEL。 参加两个考试的时间上肯定有个先后顺序。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我建议先准备GMAT,一方面托福对GMAT帮助不会太大,另一方面对大多数人来说精力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最充沛的,GMAT不管在难度和重要性上都超过了托福,理应花更多的精力在GMAT上。GMAT的准备时间,据新东方的说法,应该在三个月左右,不过大家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准备时间进行评估,在复习强度和复习时间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一定不要让自己在没有调整时间的情况下对考试产生懈怠情绪。TOFEL的准备时间就要根据自己的听说读写水平制定与考试要求相对应的专项训练计划,因为GMAT对英语水平提高有一定帮助,TOFEL的准备时间在原则上不应该超过GMAT。对于英语基础稍差的同学,先复习TOFEL,对之后GMAT中的英语部分肯定是有帮助的,不过在准备时间上,我建议这类同学应该更早开始复习,除去复习本身的所需时间,更要在两个考试中间给自己留下调整的时间,在连续的高强度复习中更应该给自己留下休整的时间。
    在考试信息资源方面,更多的可以借助诸如chasedream,gter等论坛,如果对考试本身比较迷茫又有较重的依赖心态,可以考虑假期报班,GMAT的选择不多,新东方算是个选择,效果就见仁见智智者见智了。TOFEL的选择比较多,大家可以自己找相关资料比对后选择适合自己的。
 在准备GMAT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模考的真实性,特别是时间和环境的模拟。时间上一定要严格按照GMAT的标准,包括休息时间部分都要严格控制。环境上则不能让自己太舒服,要对闷热和空气不流通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我在考完数学就有晕场的情况出现,这也要求考生在体能上有充足的储备,在复习的同时更要加强体能上的训练。

2、选择专业和学校
    在选择学校之前,应该先选择专业,因为美国很多综合排名不高的小学校一样有顶尖的专业,而综合排名高的学校商学院不一定就比普通大学的好。
    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基本上不用考虑MBA,因为MBA的教学主要以案例为主,而大多数好的商学院在教授案例的时候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如果没有具体的工作经验,很难与小组的成员进行有效平等的交流并对小组作出贡献,商学院因此也就对招生有了诸如工作经验等更有筛选性的具体要求。
 关于专业的信息,可以在各大商学院的官方网站上找到,在看过多个网站后,应该就会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所理解了。
    在选定了专业后,可以利用英文资源对所选专业中各大学排名和相关院校的位置声誉毕业生就业率等信息进行采集,列出自己中意的和申请成功可能性较大的学校。对于最后选中的学校,应该有所区别,具体可以按照申请意愿的强弱,学校申请难度的高低,学校排名的前后等标准进行排序,选出做精确申请的一档(即针对此档中的不同学校分别做有针对性的申请材料),做模板申请的一档(即对此档中的学校用同一份材料做申请)

3、申请材料准备和提交
    对于最后选中的学校,应该有所区别,具体可以按照申请意愿的强弱,学校申请难度的高低,学校排名的前后等标准进行排序,选出做精确申请的一档(即针对此档中的不同学校分别做有针对性的申请材料),做模板申请的一档(即对此档中的学校用同一份材料做申请)。
    虽然各个学校对申请材料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基本都会提出申请人递交ps(personal statement),rl(recommendation letter),resume,essay的要求。
    我个人认为ps是这些材料中最重要的,这是对申请人各方面素质最综合的体现。在动笔之前,我建议大家先将自己的优缺点诚实的罗列出来,选出自己认为区别于其他申请者的特质,然后找出能够映衬这些特质的生动事例,用尽量独特的视角和逼出将其呈现。我在申请的时候主要突出了自己的几方面:出国交流一年且成绩不错;连续两届学院篮球赛冠军球队的核心;在大的英语演讲,辩论等比赛中拿过奖。正所谓比我好的不一定留过学,留过学的不一定比我成绩好,成绩比我好的不一定球比我打的好,球打的比我好的不一定英语强,英语强的又不一定比我更适应留学生活,诸如此类。
    我的rl部分是自己写然后找教过的我的老师签的字,大家在写推荐信的时候尽量简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从白忙中抽出一点时间为自己心爱学生写推荐的教授,不要面面俱到,最好能和ps部分呼应或是有所补充。
   resume部分是ps的浓缩和补充,格式方面可以参考一些英文资源比如求职简历等等。
    essay部分不一定要是长篇大论或是已发表的论文,几篇立意独特论述合理的文章足矣,三页以内的篇幅就够了。如果有什么疑问,我个人建议可以先看看比如魔鬼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之类的书找找感觉。
    还有些材料是必需的,比如中英文在读证明(毕业证学位证),中英文成绩单,中英文荣誉证书等等,这些材料准备起来比较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提交就是个体力活,在准备申请的学校官方网站上找到网络申请的部分,填写信息,缴费,然后寄出所需材料,递GMAT和TOFEL成绩即可。提交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各个学校的申请截止时间,越好的学校一般截至日期越早,对于来年秋季入学,最早的可能12月中下就截至了,最晚的可能到来年6,7月,大家一定要查好相关的信息。

三、其他建议
    对GPA不高或者有其他方面有劣势,但又有强烈出国意愿的同学,我建议大家也不要灰心。直接申请确实很有难度,所以曲线申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部分商学院在挑选学生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考量,其中就有本土/国际学生比例,有工作经验/无工作经验学生比例等标准,在与国内同样无工作经验但又学业出色的申请人竞争胜算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降低申请学校的档次,先确保能留美,由于美国高校的转学制度相对宽松,在美国本土申请就避免了与国内考试学习牛人的直接竞争,把自己划入了本土申请人的行列。在被相对差的学校录取后,修够转学的规定学分后申请转学,转学之前的课程可以考虑以基础课为主,一来全美商学院所学案例大体相同,二来商学院教学质量更多取决于专业课程。不过美国高校都是宽进严出,所以大家一定要量力而为,不要一味追求好的学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希望大家都能作出适合自己的毕业规划:出国,读研,就业都是华山一条路,都需要极大的忍耐和付出,大家在加油同时一定珍重。
    我不过毕业两年,其中虚度不少时间,有些想法和认识肯定不过成熟透彻,大家一定要在相信之前先提出自己的怀疑,祝大家一切顺利。